强“蹭”名人造谣传谣?对借壳碰瓷的恶流量该管管了
admin
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蹭权威,强名专业,人造及时,谣传谣对全面,借壳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碰瓷 如今大家捧起手机,一定常常刷到如下这类短视频:弄几个名人的该管管动图或视频,配寥寥几句画外音,蹭短短几十秒,强名或熬制心灵鸡汤,人造或输出“惊人之语”,谣传谣对整得煞有介事。借壳可若细究,碰瓷要么当事人压根儿没说过这话,流量要么是东拼西凑、时空错位,语义曲解,连名人自己听到都要愕然。有的甚至为了制造冲突不惜“拉郎配”,闹出不少“关公战秦琼”的笑话。 “开局一张图,内容全靠编”,本就是很多自媒体爱用的路数,而随着短视频爆火,这套操作更是花式升级。其造假成本极低,名人图片视频随意扒取,文字描述无所谓真相与逻辑,只要够刺激够吸睛够引流,便借助软件一键合成、一键即发。手法虽然足够拙劣,但必须承认,其迷惑性很强。依托于业内专家或知名人士的高阶头衔和社会认可,它们营造出一种权威发声的场景,加持着本不存在的“信任度”。与此同时,这类短视频关联的往往是当下舆论场的热点争议点,本就莫衷一是,一有“名人发声”,大家很容易掉进一些人蓄意制造的“传播陷阱”之中。 借助“名人效应”,大量谣言的传播指数激增,甚至还会在所谓“冲突”下,在某一群体、某一领域形成负面舆情,严重损害公共利益。而惊人的“破坏力”背后,却是极低的造假成本,以至于以此为生的自媒体如过江之鲫。对此,目前的整治措施大多是教育、监督、封禁,形成了一定威慑,但这样的处罚力度相对于造谣的恶劣影响与账号的超高收益,实在偏弱偏轻。更有一些投机者见招拆招,这边刚关停那边又注册,换个“马甲”再出山,依然赚得盆满钵满,无形中消解了治理效果。 强“蹭”名人热度造谣传谣,决非简单的侵犯形象权、名誉权问题,更已成为涉及信息传播、网络管理的公共问题。一方面,应当加大对相关账号和人员的处罚力度,不能一禁了事,还要倒查从中获利多少,造成多大影响,是否进入黑名单等等,令其为自身行为付出应有代价。另一方面,要不断完善治理框架,夯实管理链条。比如进一步将监管前移,明晰图文不符的裁定标准,督促各平台进行常态化清理,无论是引入技术识别,还是加大人工抽查,只有破除“没底线=有流量”的迷思,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条短视频,才能破除作恶发财之风,推动网络生态更加清朗。 网络空间无远弗届,但不是无法无天造谣传谣之地。面对海量资讯,大家也要多几分清醒和理性,切忌人云亦云、情绪宣泄。如是,方能少交点“情绪税”。
原文链接:http://i9wua.ecompcon.com/html/9d91299078.html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AI将夺走人类的“饭碗”?听听科技大咖们怎么说!
- “药茅”片仔癀两名老将同日被查,工龄均超30年!王牌产品5天前大幅提价
- 鹰瞳科技
- 裕兴科技公布第一季度业绩 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675.8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
- 多家云服务厂商大降价 价格战折射云巨头焦虑
- 马斯克终于找到“她”了!推特新任CEO很快到岗
- A股龙头一周两次放大招!这一重要原料,价格绷不住了!
- MOG HOLDINGS更改股份简称为“马可数字科技”
- 年轻人追捧“过时”电子产品,为情怀舍得买单
- 微软 Win11 Build 22621.1776 Release 预览版发布(附更新内容)
- A股龙头一周两次放大招!这一重要原料,价格绷不住了!
- 光大期货:5月12日有色金属日报
- 茅台酒股份公司举行2022年度及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
- 多省加入封杀行列!老头乐销冠雷丁汽车申请破产 创始人被曝身居海外
- 人民日报刊发曾从钦署名文章《以新发展理念推进品牌提档升级》
- 新闻集团第三季度利润超预期,称还在早期探索生成式AI
- 债务上限谈判恢复,美共和党议员对本周末达成协议“没有信心”
- 周四美国WTI原油期货收跌2.3% 连续第二日下跌
- 英伟达紧急预订产能 CoWoS封装技术有望乘AI东风起势
- 引力传媒与澜舟科技合作加码AIGC 4天3板股价月内涨超四成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